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平静的一夜-《逆天换明》
第(2/3)页
可惜,郭大靖的横空出世,数年苦心经营的东江军,粉碎了皇太极劫掠人口物资的企图,使得建虏一蹶不振,颓势难挽。
现在,建虏是既缺人,又缺物资,辽东惨败又使抢掠朝鲜的阴谋落空,就只剩下苟延残喘了。
如同濒死的人一样,建虏还在拼命挣扎,想着多喘几口气。可惜,结局已经注定,只要郭大靖还在,他们已经没有了翻盘的机会。
后悔也好,无奈也罢,奴酋已经难以解决人口问题。军队数量七拼八凑,胡子兵、少年兵已不稀奇,耕种生产的劳力更是奇缺,还能坚持到几时?
巩阿岱和巴布泰已经能想到此战之后的情形,因为兵力集结作战,大片的庄稼无人收割而烂在地里,吃饭都会成为问题。
瞭望着城外,巴布泰低沉地说道:“辽南敌人的主力应该不止这些,想必还在蓄势待发,等待着时机,寻找着漏洞。”
巩阿岱垂下眼帘,对此判断深以为然,缓缓说道:“只看到郭大靖的帅旗,毛文龙或是坐镇,或是率领另一兵团,窥机而动。”
“辽阳才是敌人的目标。”巴布泰沉吟了一下,说道:“鞍山驿只是前哨,敌人必须攻取,我军却未必要死守。”
是不是死守,主要还看上面的意思。显然,只派来五千援军,就说明了用意。
即然不肯在鞍山驿投入太多,巴布泰觉得尽力便可以了,留有用之身,不是必须与城共存亡。
巩阿岱看了巴布泰一眼,觉得他的信心不足。估计是在白天的战斗中,被敌人的炮火所震慑,以及城外阵地全部丢失所致。
“若事不可为,保存些许实力,加强辽阳的防守,也是明智之计。”巩阿岱终于表态,让巴布泰心中松了口气。
巴布泰虽然还是要依托鞍山堡与东江军作战,却对死守到底有了反对心理。这也是白天的战斗,对他的影响。
】
当然,巩阿岱说得也有条件,那就是事不可为。
而且,他把战马都留在了西南门外,留下少量人看管。这或许是防范东江军的炮火轰击,或许也有便于撤退的意思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