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二章 多尔衮的姿态-《逆天换明》
第(2/3)页
因为他们并不了解郭大靖,或者说,他们根本不知道郭大靖是穿越而来的灵魂,有着他们无法想象的宏图大志。
尽管在座的奴酋有几个是同意多铎的判断,但敌人已经开始进攻,不管是什么目的,总要有所应对,不能全无反应吧?
苏克萨哈躬身奏道:“奴才赞同多铎旗主的分析判断,但也不排除东江军或有更大的企图。鞍山驿城小兵少,恐怕难以抵挡敌人。辽阳城,将是重中之重。”
换源app,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。】
多尔衮沉吟着,心中甚是烦躁。传来急报的不仅是辽南的鞍山驿,还有辽东的本溪,以及辽阳的东面门户连山关。
敌人多点发动,使得后金的兵力无法调遣出来、机动作战。
唯一的机动兵团,在辽阳和沉阳之间驻防,在东江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,也只能先顾辽阳,并防范敌人水师的深入攻袭。
也就是说,后金方面能做出的应对,已经是非常有限。各个要点,哪个也不能弃守,兵力被牢牢地牵制住。
李永芳想了半晌,躬身道:“启奏汗王,微臣以为辽阳攻防决定战局走向。敌人若受挫,也只能是暗然而退。”
他的话没有说全,如果东江军能够比较容易地攻克辽阳,野心自然膨胀,今年平辽也就会提上议程。
所以,鞍山驿可以丢,辽阳绝不可失。一旦辽阳失守,沉阳将直面东江军,且无险可守。
多尔衮知道形势的严重,不管能不能击退东江军,困境都会更加严重。只不过,一个是还能苦撑,一个则要落荒而逃了。
但他心里却还处于矛盾之中,一个是自己的北窜计划,另一个则是其他后金高层的死守作战。
如果投入全部力量,与东江军决一死战,即便最后能够败逃,后金也将彻底丧失东山再起的能力。
到那时候,别说是紧追不舍的东江军,就是现在依附的蒙古诸部,也会露出爪牙,向着建虏下手,争取东江军的宽恕。
也就是说,没有了护卫的力量,建虏窜逃北方的老弱妇孺,连生存都成问题,又谈何发展?
但现在就承认失败,保存实力向北方窜逃,别说其他高层不同意,连他也觉得不甘心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