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于是,众人帮忙拾掇了院子,又给俩孩子做了一顿饭,就散去了。 消息传到新村,众人也是气的骂个不停。 陶红英带了林嬷嬷走了一趟齐家,回来时候,她喊了夏青几个,紧急赶了两套新袄裤,又蒸了两锅馒头。 齐家两个孩子之前的袄裤太薄了,有了新袄裤,就算心凉,起码身体不会凉。 两锅馒头四十多个,齐家小子只要随便炖个菜,都够他们兄妹吃四五日了。 至于以后…… 穷人孩子早当家,没爹没娘的孩子更要迅速立起来。 毕竟,人人都只能帮一时,没人能帮他们一世…… 佳音从头看到尾,忍不住也是唏嘘。 投胎真是个技术活儿。 感谢诸天神佛,让她出生在李家。 若是运气不好,也摊上齐大路媳妇儿这样的娘,可真是有苦说不出了! 她这般想着,越发庆幸,于是赶紧忙了起来。 一会儿给娘揉肩膀,一会儿下厨亲自给爹张罗下酒菜…… 李老四还罢了,出征刚回来,闺女怎么孝顺,他怎么高兴。 陶红英心思粗,被闺女像跟屁虫一样缠了半日就烦了,直接躲去刘家寻刘扬说话。 她打算给家义做几双鞋子,但这小子两年多没回来,家里已经没人知道他的鞋码了,只能问刘扬…… 到底还是李老太了解孙女,看着孙女忙进忙出,一直笑眯眯…… 不说家里这边出现的这点儿小变故,只说这日是大朝会,五品以上的京官足有一百多人,齐齐挤在大殿里,也是人头攒动。 但不知道是不是北征军归来,新亭侯坐镇新都的关系,朝堂上难得的安静。 往日疯狗一样咬人,指望踩着同僚扬名的小御史不见了。 因为一点儿小事,互相指责的官员也闭嘴了。 皇上往龙椅上一坐,也微微有些不适应,待得想明白就嘲讽笑道:“诸位爱卿今日怎么这般安静啊? “难道我天武海晏河清,一点儿糟心事都没有了?” 朝臣们都是缩了脖子,干笑着不说话。 当然也有擅长拍马屁的官员,以为这是个冒头的好机会,于是挺身而出,高声说道:“皇上,北征军得胜归来,但听说伤亡也在七八千。 “臣等担心皇上为此痛心,所以不愿再拿一点儿小事儿,给皇上更添忧愁。” 第(2/3)页